8月18日,,就“如何提高思政課的吸引力,?如何讓年輕人在思政課中有所思有所得?‘三課堂三融合三對分’教學模式分享”這一主題,,我校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楊定明,、姚永泳老師和工業(yè)機器人專業(yè)學生周璇接受了廣東廣播電視臺廣播融媒中心,、廣東新聞廣播主辦的《勇往職前》欄目黃金時段一小時的專訪。節(jié)目通過廣東新聞廣播頻率FM91.4,、觸電新聞App,、粵聽App、“勇往職前+”官方抖音號,、廣東新聞廣播官方視頻號等融媒體平臺全網(wǎng)直播,。本次直播吸引了近7萬人線上觀看。
節(jié)目宣傳海報
節(jié)目伊始,,對于如何解決職業(yè)院校思政課的針對性不夠,、實踐性不足,教學限于傳統(tǒng)課堂,,與第二課堂,、社會實踐相脫節(jié)等難點和痛點,楊定明介紹了廣東機電職業(yè)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學團隊探索出來的“三課堂三融合三對分”大思政課教育教學模式,。
圍繞主持人的提問,,楊定明從團隊成員近年來的研究與實踐歷程出發(fā),對“三課堂三融合三對分”大思政課教育教學模式的研究緣起、具體內容和特色舉措做了詳細介紹,。對于對分課堂究竟如何開展,,姚永泳老師進行了具體案例的展示,也對馬院教師在提升思政課親和力方面的做法和特色作了介紹,。周璇同學則現(xiàn)身說法,,講述參與了一年對分課堂后的收獲和周圍同學對這一授課模式的認可。
最后,,楊定明提綱挈領地對學校大思政課改革的已有效果和后續(xù)計劃作了說明,。他指出,通過這一模式的開展,,思政課的親和力和針對性增強,,學生的抬頭率、互動率,、參與率,、滿意率較以前顯著提升,學校畢業(yè)生對企業(yè)單位的吸引力也得到了提高,。
據(jù)悉,,“三課堂三融合三對分”大思政課教育教學模式是指通過思政第一課堂、校區(qū)第二課堂和社會大課堂“三課堂”貫通式教學,,實施思政課師資團隊,、教學內容和平臺資源“三融合”,,創(chuàng)設思政課堂交互對分教學,、第一與第二課堂融合對分教學、學校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協(xié)同對分“三對分”教學的全方位大思政課教育教學模式,。近幾年,,我校馬克思主義學院的教改成果豐碩,獲得了廣東省教學成果獎一等獎(第1名),、“廣東特支計劃”教學名師大思政課揭榜掛帥項目(職業(yè)院校大思政課教學模式改革),、廣東省“八個相統(tǒng)一”高校思政課建設示范點建設和高校三全育人體制機制建設單位廣東省大中小學思政課共同體項目。學院還完成中高職思政課骨干教師省培5次,,國培3次,,思政課“對分課堂”新型教學模式改革青年骨干教師跟崗訪學1次,完成培訓金額400余萬元,。學院正通過各類培訓項目,,將成果輻射推廣至更多學校。(初審:張金城,,復審:鄭智華,,終審:楊定明)
采訪現(xiàn)場工作人員與我校師生合影